推荐答案
1、积极阅读的习惯。内容可以是教材、中学生英语周报、21世纪中学生英语报,英语简易读物、新概念英语等,同时作好读书笔记。
2、自我检测的习惯。可以提前翻阅一些简单的高中练习题,对高中试题题型有所了解,作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与过渡。
3、专题总结的习惯。对初中知识以专题的形式总结复习,温故而知新。确保初中的2000左右个单词熟练掌握。
4、早起朗读的习惯。出声并大声地朗读,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5、听英语广播和英文歌曲的习惯。
6、随时用英语的习惯和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如:坚持写英语日记、用英语与朋友交谈等。
新高考模式下家长该如何指导学子
2022级的同学们也要面对初高中学习模式的的巨大转变,还要面对新的高考模式,因此亟待家长的配合和引导。
首先,家长要积极了解新高考的模式。新高考改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选科和录取形式上。在选科方面,不再局限于文理分科,而是改为“3+1+2模式”,除了语数外三科主科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未来发展及高校要求,在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在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四门学科中,选择出两门科目。在录取方面,部分学科将在高二进行合格性考试,这些会直接影响高考录取。
然后,家长根据新高考的特点指导孩子的生活。第一,和孩子一起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寻找孩子擅长的学科。第二,帮助孩子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高考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高中学习,而高中课程容量大、难度高、进度快,所以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作为家长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学习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建立更有效的亲子沟通模式,为孩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其他回答
初中与高中怎样衔接1、帮助孩子摆正心态,做好心理调适 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能上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时大部分都是很优秀的。而到了高中,在高手如林的情况下,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又都回归到同一起跑线上同场竞技,人人都名列前茅是不可能的,金字塔尖只能容一人。这就要求学生和家长面对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适时做好心态调整。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做的是孩子、家长都要准确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预期目标。期望值过高,就会造成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从而导致自信心受挫。 2、帮助孩子转变学习方式 这是每一个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开始。由于初高中的学习方式的区别和孩子水平的发展,由于高中学科知识量大、难度大、学习进度快、综合性强、系统性强、能力要求高、理解要求高等特点。高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较为放手,不可能像初中那么具体地要求学生每个环节怎样做,而是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各个环节的任务,如预习、听讲、记笔记、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单元小结、考后分析等,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很重要,孩子应寻找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不了解这些,还是用初中老一套办法远远不够,学习成绩也会下降的。更为严重的是,等学生进入高三后,就会忽然发现自己不会学习了。 刚进入高中的孩子面临一个问题:只要想改变学习方法,都会有一段不适应,会觉得自己的学习进入了混乱状态,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要学生能够坚持下去,就会发现自己自己对学习慢慢就有感觉了,学习方法也适应了。而这个坚持就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学生自己的意志力。也需要时间。在高一有这个时间,可是到了高三时间就比较紧张了,所以到了高三再改的确有点晚了。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指导孩子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死记为活用,孩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做好预习、听课、善于总结归纳,形成知识体系。 高中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要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竞争激烈的高考。 孩子在进入高中后,高一是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一年。在高一如果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正确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孩子的学习会受到影响,孩子会感觉到自己付出了很多,成绩却不如意,或者跟以前的付出一样,成绩却比以前差多了。另一方面,随着孩子学习内容的加深,孩子会发现他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不会学习。慢慢地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3、对孩子既要信任,又要做好督促 高一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大多数学生会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调整期——结识新的朋友、摸索新的学习方法、养成新的学习习惯、培养新的爱好、进行新的定位。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甚至有的孩子波动还非常大,这都是正常的表现。是孩子自己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他们需要家长的关注,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家长也要适时地给以鼓励和帮助。而不可总是拿孩子的初中成绩与现在进行比较,动不动就批评打击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而且产生逆反心理。 高中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希望父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来看,而不是跟以前一样,处处管着自己。因此,孩子进入高中后,家长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当然,信任孩子并不是对孩子不闻不问,家长还是要做好督促工作。在高一,有一种比较“经典”的理论:“告别初三,进入高一,终于可以好好地歇一口气了”。初三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考上好的高中,在升学的压力下,他们高负荷的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现在目标完成了,考大学是三年后的事。于是一些同学趁机放纵自己,武打、言情小说铺天盖地,电脑游戏、网上聊天天昏地暗,结果是“中毒”太深,难以自拔。浑浑噩噩的过完了高一。到了高二忽然发现,自己居然什么都不会了,已经被同学远远的落在后面。 这样的学生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因为初三那一年压得太厉害。到了高一自然想放松一下。加上高一这个学段相对来说比较轻松,家长也在无形之中放松了监督。一些孩子的玩心比较重,缺乏自制力。自然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样的例子我在工作中见过不少。也常常为他们可惜。对于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制定一张可以执行的时间表,和家长的善意的监督和提醒。 4、善于与老师沟通 进入高中以后,很多孩子是住校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就是不住校,因为高中的学习比较紧张,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明显减少,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越来越少。因此,这就要求家长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自己孩子的动态,与学校配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当然,这里面一定要把握个度,不可太过频繁的打听孩子的情况,而且方法要适当。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当然,更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很多家长,尤其是住校孩子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几乎不过问了。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时,家长的第一反映几乎都是问老师,“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而且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孩子在初中时不这样的。”从这可以看出,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又如何教育、帮助孩子呢? 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家长学会正确的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家长应该与班主任定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老师了解孩子家里的情况,便于学校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 5、处理好孩子的分离焦虑 我们每一个人在换环境的时候,都会出现不适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孩子更是如此。比如情绪特别容易波动,常给家里打电话,诉说自己在这里一切都不如意。跟同学的关系难以处理,动不动就想回家,或者让父母来看他等等。其实这些反应都是很正常的。孩子到另外一地方上学,远离了原来的朋友,远离了家人,远离了家的亲切熟悉的感觉。这时孩子面临的是关系的剥夺和文化的剥夺。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浸入在一定的关系氛围里面、关系网里。浸入到一定的文化环境里,当一个人不得不从原来的环境里出来,进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分离焦虑,产生各种不适应。作为家长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帮助孩子渡过这样一个阶段。 以上主要通过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心理的准备、学习方法的准备,家长的信任与监督,家长善于了解孩子,并帮助孩子处理好分离焦虑几个方面来阐述家长如何帮孩子顺利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同样,我们的家长在高一帮助孩子做好初高中衔接,让孩子顺利地融入到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就是为孩子支起了一个支点。有了这样一个支点,就为孩子三年后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初高中衔接应该如何正确过渡?初高中衔接班有必要上吗?
正常情况下而言,初高衔接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论是哪种水平的大学生,从初中到高中,都必定会出现一个调节和融入的全过程,其长度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在其中缘故也非常简单,初中学的偏重于基本,而普通高中不一样,普通高中不管哪一课程,不论是知识要点或是学习培训难度系数,都和中学彻底没法一概而论。
以数学课为例子,仅高中函数这一章节,就包括了中学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基本不等式、实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双曲线这些好几个章节目录的具体内容。仅从这一点就非常容易看得出,高中生学习的难度系数,和中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普通高中的知识要点不仅多,且对综合应用能力规定非常高,对同学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非常的规定。
培训学校的初高衔接班一般情况下为15天左右,在那么短短两个星期时长要把高一的专业知识滚一遍也许能够凑合保证,但是解读深入根本不可能。这类浅尝辄止式的课堂教学,对具体内容的涉及到不太可能过深。而培训学校的教学模式或是将知识要点揉记到实际题型中解读,对基本的要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涉及到得相对性偏少。
而因为时长的影响,老师上课一般速度很快,即使是尖子生等级的大学生,在培训学校也只有学个毛皮,看起来早已教过,但不管知识要点的把握或是灵活运用都存有巨大难题。除非是学生们在课后练习耗费很多时长对课程内容开展备考,汇总和思索,并开展一定量的练习,要不然很难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初中生的专业知识,虽说说也是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和思索规定,但总而言之,对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规定并不太高,学习培训依旧是侧重基本。而普通高中不一样,普高对同学的理解能力有极高的规定,特别是在在理工科层面更是如此。文史类也一样不容易,并非是彻底的记住记诵,一样也对思辨能力有非常的规定。
依我看,有能力自学的。完全没有必要上高中衔接班。
1 初高中知识是相承的,但又不是仅仅相承,是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加深。因此:
逐步改变学习方法才是适应高中学习的根本,而学习方法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一段时间的摸索中,慢慢的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而衔接班,只是给你传授知识。哎,他所谓的方法也是别人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2 再说,从初中到高中,环境的改变,知识体系的改变,首先考验的是孩子的适应过程。孩子适应能力强,很快的融入新的集体,新知识接受能力就强,反之,生活上的烦恼可能阻碍孩子学习上的进步。
因此,暑假家长可以有意让孩子接触高中生或者熟悉高中学校的生活环境。这有助于提高孩子高中生活的适应能力。
3 还是有能力自学高中课程固然很好,更早的适应高中课程,你将来的学习做准备。其实,只要有很强的学习力,很快就会赶上那些上过衔接班的同学,因为上衔接班只是填鸭式的学习,效果远远没有主动学习好。
4 阅读越来越重要,与其上衔接班浪费时间,不说多花些时间读书,认认真真的读几本书,远比上衔接班收获大。因为一旦高中开学,时间紧,任务重,想静下心来读书,拓展阅读面已经不可能了。
当然,上衔接班也不是一无是处,但关键还是孩子。上不上衔接班给你,自身经济条件和孩子的学习力而决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学生个人角度而言,根据自身学习基础情况,所就读学校情况,适当的提前进行一些补习是有益的。当然了现在国家也已多次强调学校要零起点教学,不补习也应能适应学习,如果允许,提前了解高一各科知识内容没有坏处,有些知识初中删掉弱化甚至没提及,高中教材又没有相应内容的要重点学习,初高中的顺利衔接是非常重要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