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情”消保暖人心,使命担当县域行:招行信用卡打通金融教育“最后一公里”)
“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理财要走正规渠道”“不要贪图小恩小惠,遇事多和家人商量”……9月19日,一条条金融知识资讯透过乡村广播传遍浦东新区唐镇民丰村的村头巷尾,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驻足。据悉,这正是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为民丰村村民“量身定制”的乡村广播的“新节目”,将会在这段时间滚动播放,向来往的村民传递反诈知识。
事实上,此次乡村大喇叭的“节目上新”只是招行信用卡“消保县域行”的一个缩影。近日,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招行信用卡联合调解组织和反诈民警,在基层村委的协助下组建“金融知识宣讲团”,面向村镇举办“我为群众送台戏”“金融知识赶大集”“金融知识课堂”等多样活动,将金融知识以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送上门。
活动期间,宣讲团成员兵分两路,一路在村集市、党群服务中心等地“驻扎”,通过搭建金融知识文化墙、开展“有奖问答”等趣味互动、播放反诈微电影和消保MV《同心》等方式,面向来往村民现场讲解各类金融风险的防范技巧,详细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答疑解惑;另一路则化身“流动讲解员”,沿着乡间小路而行,挨家挨户为未能亲临现场的村民普及金融知识,确保消保宣传“到户到人”。
据了解,为进一步助力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近年来招行信用卡持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权威媒体、警方、社区等开展一系列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消保宣传活动。
线上,招行信用卡联动外部媒体主动发声,深度揭示“非法职业代理投诉”等“黑灰产”的违法真相;线下,则围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多个重要时间点开展多项活动。今年3月,招行信用卡联合上海特色的“百年公交”线路打造“消保专车”,让“金融课堂”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9月,又进一步聚焦农村、社区、校园、企业、商圈五大场景开展“五进入”线下宣传活动。9月14日,招行信用卡还联合花木派出所,将盒马鲜生丁香国际店打造成“消保主题店”。“香梨雪梨大鸭梨,陌生链接不点击”“香菇蘑菇金针菇,电信诈骗别疏忽”……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标语,让消费者会心一笑之余又提升了对各类诈骗的防范意识。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应“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曾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招行信用卡相关负责人介绍,“招行信用卡始终坚持把‘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提升全客群、全产品、全渠道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体验、服务效率、经营效能。”该负责人表示,未来,招行信用卡也将继续为维护良好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探索、行动,践行“金融为民”。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终于诞生了!
广告界中超越歪嘴战神的巅峰系列;
秒杀一众招聘、旅拍、二手车;
情节峰回路转,桥段直戳嗨点;
必须是土味界独星闪耀的王中王——借贷广告。
你想象不到;
为了拉你来借钱,这些广告有多努力。
这两天,一则某平台的借贷广告很火。
透露着剧组经费紧张的模拟机舱中;
农民工打扮的乘客带着母亲出游;
母亲晕机儿子心急,要求机组开窗户。
按一惯套路;
“土炮”进城,必须搭配都市小资的冷言冷语。
劳动人民虽被赞誉成最美打工人;
现实中往往是最窘干饭人。
空姐不失时机上前提供毫无用处的建议:
升舱吧,1280。
民工小哥无奈,毕竟手机余额只有53块。
此时此刻大哥登场;
浓眉大眼国字脸;
敦厚持重的表情满脸写着“有钱好人”四个字。
只见他拿过民工手机;
轻点两下帮民工搞来一笔钱。
哦!原来大哥替他在某平台借了15万。
这……隔着公屏哥的巴掌已经甩过去。
民工兄弟也震惊于借款金额倍感不安;
可大哥语重心长伴随紧锁的眉头;
会让你知道,他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广告没有最雷,只有更雷。
有社会大哥给穷人挖坑设套;
还有《惊!小伙救下倒地大爷,对方亮出身份小伙呆了》。
另一则借贷广告中;
外卖小哥不顾系统催单,不顾超时罚款;
经过剧烈思想斗争,救下倒地大爷。
老人悠悠转醒;
匆忙赶来的家人呼喊着老人的身份——董事长。
威力不亚于那句“三年试炼期满,恭迎少主接掌至尊之位。”
大家投桃报李;
老人喊住即将转身离去的小哥:
小伙汁,我要报答你。
一顿操作猛如虎;
在董事长的指引下小哥如获至宝;
原来自己能借15万,多亏董事长见多识广。
就这……
好家伙,大家锁死车门在沙雕路上狂奔。
沙雕到明目张胆;
是为了筛选不明事理不顾后果的用户?
还是分包公司为了交差摸鱼乱拍?
总之;
无论初衷是什么,它们都在告诉你:
“超低”利息快捷到账;
你虽然穷,但是可以体验富人的生活。
先消费,后付款,趁着年轻浪起来。
借钱给女儿过生日吧;
轻松请客有面子,梦幻海岛随便游。
哥并非说;
借贷消费就是贪,提供借款就是恶;
毕竟人都有突然用钱的难处。
可事出反常必有妖,人有反常必藏刀。
你发现这些广告的共同逻辑了吗?
他们都在鼓励最穷的那波人大额借债消费。
广告努力暗示着;
借钱消费不会让人瞧不起你;
穷,并且让人知道你穷,才是最大的屈辱。
来吧,提前爽一把;
管你是否以贷养贷……
借了钱就会赢得别人羡慕的眼光,就会过上向往的生活,然而其中的风险和无法偿还的后果,却从不提及。
——《日本世相系列:饱食穷民》
所以借钱门槛几乎肉眼不可见;
一键开通,多键挽留;
在你想注销的时候,除非你坚持到底;
否则系统会不断给出干扰选项,直到你放弃注销。
更有那些根本不告诉你注销入口的平台,不能更鸡贼了。
哥也懂,煽动消费欲望本来就是广告的使命。
自打消费成为社会风气;
借贷消费就迅速增长。
刺激欲望的宣传像洪水一样席卷而来;
甚至来不及仔细思考就被卷入其中。
今天查阅资料时;
哥看到一份《中国年轻人负债情况调查》;
其中说“中国年轻人中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但62%的使用者会将分期消费用于基本生活,而非追求伪精致。”
基于统计数字似乎可以看出;
多数人理智精明;
甚至会利用平台的免息期;
把现金拿去投资理财。
在豆瓣的“努力还债联盟”,却是另一种景象。
这里多数也是年轻人;
他们有人负债百万;
有人因为负债而选择主动失踪跟家人失联。
在这里;
哥能感受到年轻还款人彼此打气时的坚持。
有人说,极端消费导致欠债;
超出承担能力以贷养贷;
为什么要责怪平台呢?
完全是个人自律的问题。
哥也不解和轻蔑过;
认为他们的金钱观有问题;
可怜之人多有可恨之处。
可并非人人都能做到绝对理性。
就如同本该只能出现在马路电线杆子上的野生借贷广告;
大概率会通过算法;
出现在你我这些普通人面前。
而且你会发现;
借贷广告似乎有一张憨态可掬的脸;
笑盈盈对你说:
虽然您只需要借10万块,但我们可以给您准备20万。
给你不需要的,刺激你更多的买买买。
虽然我们明知手里的钱全部是借来的;
但那么大的金额;
多少会产生一种自己是有钱人的错觉。
人会像呵护一个脆弱的肥皂泡一样;
呵护着这个错觉;
直到它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遍地债务残骸。
其实;
类似的事情已经在日本发生过;
如今正在我们的社会中上演。
为什么人们不顾自己的偿还能力,也要从信贷公司借贷,或是用信用卡购物呢?这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虚荣心在作怪,而是出于一种人们在苦闷中试图证明自己的心理,证明自己能够融入这个社会,证明自己没有落后,证明自己不低人一等……
——《日本世相系列:饱食穷民》
几乎没有人可以成为毫无欲望的生物;
人性不可靠,TA经不起诱惑。
当然,贷款消费并非阴谋陷阱;
还是那句话;
因为它的存在,太多人因此受益。
只是当广告不分对象无脑煽动的时候;
哥更愿意称之为无差别割韭菜。
穷人们本身就身处弱势;
他们更容易被生活刁难。
人在疲乏的时候;
会更想要对自己好一点,消费无疑是其中一种。
当它一旦成为平台的财富密码,穷人便更无处可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