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在诡谲激荡的经济环境中,对于拥有大量资产性收入,寻求财富安全的高净值人群而言,这一系列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财富和健康的投资态度?疫情过后,他们的财富观和健康观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投资白皮书》将告诉你答案——
2020年对于中国高净值人群而言,是个意义特别的年份。在诡谲激荡的经济环境中,对于拥有大量资产性收入,寻求财富安全的高净值人群而言,这一系列变化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财富和健康的投资态度?疫情过后,他们的财富观和健康观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次调研目标人群具有“年轻”“高学历”“互联网”“科技”的特征,他们中不少人是“科技新贵”,在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风口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且企业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居多。这一人群家庭净资产均值为7718万,在1000万-5000万者居多,占比58.8%;年收入均值196万,200万及以上者居多,为26.1%。
平均年龄:38.7岁
常驻城市:北上广深(65.4%)
男女比例:6:4
家庭状况:已婚有孩 64.9%(一孩72%;二孩24.4%)
家庭净资产(平均):约7717.7万元
家庭年均收入:195.8万元
家庭可支配收入:153.3万元
学历分布:本科58.3%;研究生及以上34.6%
高净值人群对“健康”二字的定义是综合全面的体系:
家庭无后顾之忧,事业有成就,财富可持续,这些因素会使人达到身心健康平衡发展的状态,体现出财富安全传承,家和万事兴的特点。
调研发现,高净值人群对自身的生活状态满意度较高:
对家庭生活、父母养老和子女教育的满意程度高于对事业成就、身心健康和财富健康。
报告从财富健康和身心健康两大维度,探索他们财富健康与身心健康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财富健康:高净值人群积极寻求财富安全避风港
现状与趋势:偏爱金融投资,重视中长期财富规划
调研发现,目标人群的选择相对多样化:
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中,金融投资产品(理财、股票、基金、资管计划等)占比最高,达73.6%;购买保险的人数居第二,多于选择存款的人群。投资不动产的人群数量已经下降到了第五位。
疫情对投资配比的影响方面,调研发现:
55.9%的人计划增加金融投资产品配比,疫情前的配比为35.5%。46.4%计划增加保险配比,疫情前的配比为13.2%。
可见,受疫情影响,对“安全感”的渴望激发了用户购买保险的愿望。
高净值人群购买商业保险的行为和动机方面:
人们购买的首要目的是可以应对突发的风险(如健康风险、意外风险),是家庭稳定的基石(45.1%);
财富传承的功能排在第二位(40.4%),这两者都与“安全”“传承”有关。
需求洞悉:传承是高净值人群财富健康的主要议题
本次调研发现,非金融资产(如不动产、收藏品等)的传承占比最高,为49.3%;其后依次是金融资产(39.1%),企业/事业传承(36.4%),价值观传承(29.8%),有8.4%的人提到了政商人脉关系。高净值人群除了资产的传承,一些软性因素,比如价值观和人脉的传承也成为颇受关注的因素。
通过保险进行财富传承的方式在高净值人群中普及率最高。54.6%的高净值人群认为财富传承实现方式可以通过保险,高于设立基金(42.5%)、设立遗嘱(42.0%)。
高净值人群对财富传承有哪些隐忧?
高净值人群对财富传承的担忧体现在可持续性不足(如财富缩水)(53.6%),缺少打理家族传承事务的专业机构(40.9%),对于家族传承的知识和认知不完善(31.7%),担心大额税金(16.1%),但是另一些比较负面的因素也在左右着传承,比如失去财富控制权(27.4%)和家族内斗(19.3%)。
满足高净值人群财富传承方面的需求,保障他们财富的可持续性,并协助建立风险规避机制,将会是未来高净值人群服务市场的重要方向。
高净值人群财富健康构建启示
年金和终身寿是主要的保值和传承工具
调研发现,在养老与财富传承上,高净值家庭每年平均缴纳养老/传承类保险产品1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超高净值家庭的年均保费支出超过30万元。平均总保额超过700万元。
有74.3%的人购买养老/教育金等年金险类产品是为了享受更好的养老环境以及养老/子女教育得以费用保障,69.3%为了得到更好的养老/子女教育服务,表明高净值人群对此类险种的高度认可。没有购买养老/教育金等年金险类产品的人中,有27.0%的人未来考虑会购买相关的年金产品。
购买终身寿产品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将其作为财富管理(财富保值、增值)方式(80.6%),其次是作为财富传承(75.3%)。那些没有购买这一产品的,27.3%的人表示会考虑。
待续…
注:若非特别注明,文中图表数据来源均为《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投资调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参考《2020中国高净值人群健康投资白皮书》。若文章、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侵删。
免责声明:金融市场存在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仅供参阅,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