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口干舌燥、眼睛发干、满脸长痘……自从入秋后,这些秋燥上火的症状此起彼伏,纷纷显现。我们常说的“上火”,属于中医的热证范畴,身体上火可以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其实,哪里上火了,看脸就能判断出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徐春英为你解读不同症状代表什么“火”,并教你科学去火。
1身体有火,脸上有症状
徐春英告诉记者,如果一个人身体有火的话,脸上会有症状表现出来。因为经络循行以及脏腑的生理关系,不同脏腑的“上火”,都可以在脸上不同部位表现出来:
1.心火看脸
心火亢盛常见的症状为脸上易长疖子、易生痘、长痤疮、起粉刺及出油等。这类人群还会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一系列问题。
2.肝火看眼
肝火旺盛,眼睛最易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灼热、疼痛、干涩、眼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流泪、视物模糊等,同时有烦躁、易怒、两肋疼痛、口苦便干等症状。
3.肺火看鼻
肺火旺盛时,会出现鼻部呼气灼热、鼻孔干疼、鼻内疖肿、鼻出血、鼻塞、鼻流黄涕等症状,同时还会咽喉肿痛、咳嗽、咯黄黏痰等问题。
4.胃火看口
当胃火大时,上行入齿,易引起牙龈红肿疼痛、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龈溃疡等症状。同时,胃火大也会导致下消化道津液缺失,引起口苦、口渴、口腔溃疡、口臭等问题。嗜食辛辣、油腻、嗜酒等不良饮食习惯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引发便秘,使得肠道内存有粪臭素、氨气、硫化氢等物质,也会引起口臭。
5.肾火看耳
肾火一般指肾中阴液不足,虚火内盛所引起的症状——“阴虚火旺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还会出现烦热、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胫骨痛、足跟痛。
2不同的火应该怎么去
不同脏腑上火了应该怎么办?徐春英向大家推荐了一套去火方法:
■去心火
从食疗角度讲,雪梨、银耳、莲子心、绿豆汤、苦瓜等可以降心火,可以适当多吃,每天临睡前泡泡脚,可以“引火下行”。
■去肝火
可短期喝绿豆汤、决明子茶、薄荷茶、菊花茶清肝火;放松心情、调节情志。揉按太冲(足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约1.5厘米的凹陷处)、行间(足背侧,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涌泉(足掌的前1/3处,脚趾弯曲时的凹陷处)等穴位,也有清肝泻火效果。
■去肺火
肺火大可以用金银花、黄芩、鱼腥草、蒲公英等煮水喝,还可适当吃些清肺热的蔬果,比如枇杷、雪梨、白萝卜、银耳、百合等。
■去胃火
身体有胃火时,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当食用新鲜蔬果,特别是西瓜、黄瓜、苦瓜、莲藕、葡萄等,可降胃热。
■去肾火
肾虚火旺时,要注意调理情绪,避免熬夜,合理作息。饮食上,可以多吃“黑色入肾”的食物,如黑米、桑葚、等。
3做好几件事缓解秋燥
此时正值秋季,气候转凉,早晚温差较大,不少人表现出口干鼻燥、唇裂等秋燥上火的症状。徐春英表示,缓解秋燥,除了多喝水之外,可从以下几个生活细节做起:
①注意皮肤保湿
皮肤在干燥环境下易瘙痒、皲裂,要注意补水保湿。洗澡后及时涂抹身体保湿乳液,减少水分丢失。随身带着护手霜等用品,感觉干燥了及时涂抹。
②坚持适当运动
注意休息,早睡早起,防止过度疲劳,坚持运动。老年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可适当进行晨练,走路、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轻松和缓的养生运动都很适合,平时可多做做扩胸运动,有助疏散气机。秋冬运动忌大汗淋漓,容易耗气,周身发热、微微汗出是较为理想的运动状态。
③调整精神情绪
入秋后,很多人因为上火而心烦气躁、爱发脾气,还有人因为秋冬萧瑟触景生情,时常心情低落,情绪大起大落。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要注意调节,可选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出去走走,多做深呼吸,帮自己消除不良情绪。还要学会自我开解,遇到不开心的事,及时宣泄,别憋在心里。
④吃够几种营养素
※β胡萝卜素
缺乏维生素A,皮肤会干燥、没有弹性。水果中虽不含维A,但其富含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变成维A。β胡萝卜素富含于橙黄色的水果中,如橘子、橙子、杏、芒果、木瓜、鲜枣等。
※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促进肠道蠕动,润肠通便,预防便秘。秋天应季水果中,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有石榴、梨、猕猴桃、山楂、无花果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以清除自由基,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铁元素,并在体内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提升肤色,维护皮肤的娇嫩。鲜枣、柚子、橘子、橙子、木瓜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
※优质油脂
适量的优质脂肪能够让皮肤保持柔嫩光滑。摄入坚果和籽类物质可以给身体补充这类油脂,比如核桃、芝麻酱等。但这类食物不能吃太多,以免带来发胖风险。
据生命时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