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低价格路线是家电业的悲哀
【导读】小米是家电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另类,虽然起步较晚但借助互联网风口,迅速异军突起。在家电普及时期确实起到过助力作用,不过进入产业升级阶段其掣肘性也凸显出来。
华亭||撰文
家电产业进入存量发展期后,需求也从普及进入更新,整体行业的也面临着迭代升级。推动行业发展的不再是规模,而是创新带来的迭代更新。
那么,对于整个家电行业来说创新升级就显得格外重要。不过回看这几年家电行业发展,似乎创新有些不足,少见有创新产品引领下的行业升级。
究其原因,就是出现像小米这样的一些品牌,借助互联网时代高速发展的红利,进入家电产业,将家电产业原有的发展带偏路径,实际上是阻碍了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何要将小米之流看成为家电产业升级的绊脚石?实际上,这牵扯到行业的发展规律、思路逻辑、关键节点等一系列问题,应该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研判:
客观而言,小米在家电普及时期起到过促进作用。
在家电行业成长期,也是家电品普及时期,家电品价格高高在上,刚刚有点钱想改善一下生活品质消费者,想买又买不起的时期,小米以亲民的价格出现,确实打破了买不起的瓶颈,犹如人们常说的“鲶鱼效应”,成为促进家电普及的加速器。
小米从手机开始,吃的就是规模效应的红利。依靠引入所谓的“互联网”精神,聚集起大量的粉丝。通过规模效应带来的低价优势和在粉丝中打造出的品牌效应,通过代工降低了经营成本。
正是小米抓住了手机智能化普及的机遇,迅速超越传统企业成为手机行业的头部品牌。小米在手机这个消费电子领域的成功,激发了其野心。随后就顺势跨界与手机相似的彩电领域,并迅速再次取得成效。
接着小米迅速把这样经营模式复制到家电领域,以布局全屋家电为名,开始从与手机技术端接近彩电开始,布局到整个家电领域。不过,布局的家电品类不少,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生产线,而是依靠传统制造企业代工来实现。
代工生产没有错,华为、三星、联想、oppo基本上都是靠代工来实现产品制造。不过,华为、三星、联想的定位基本上都相对较高,不论是给代工企业还是自身研发,都留下一定的资金积累。
小米则定位相对较低,又要获取行业最低的价格来博取市场,只能在压榨代工企业的利润和减少自己经营投入上下功夫。绝对低价就成为标签,也相应赢得了一部分死忠粉。
曾记否?2018年4月,雷军在小米上市前的发布会上表示,小米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决议,每年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
小米的互联网经营模式就是薄利多销,以薄利成全多销而实现规模效应,也成就了小米在智能手机以及生活消费产品普及时期的快速发展。
不过,家电为代表的生活消费品进入到成熟发展期后,产业面临的不再是普及,而是用户趋向高端的需求,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产业升级阶段。
在此背景下,原先促进行业发展的先进模式就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落伍模式。道理很简单,行业要升级需要研发投入,你小米那么低的利润哪有积累投入研发,
当然,小米规模最大后也想过转型高度,但从一开始的定位上小米一直是便宜的代名词,曾经几次欲升级高端都没有成功,关键是品牌形象已经固化,不是想成为高端就能成为高度。
那么,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小米还是依靠压榨供应链了获得生存发展,这对整个家电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巨大的掣肘。
行业人士以为,一个合理的商业社会要保持足够的利润空间,给到工厂研发制造环节,给到上下游产业链,这样有足够的利润空,小米的低价格路线是家电业的悲哀整个产业才能良性的发展,才有足够的动力去升级换代。
以战略眼光来看,不能只为了追求短期性价比,舍弃长远发展目标。如果行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消费者享受的只是一时的便宜,那么这个家电产业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从这个意义上讲,小米如果一味走低价路线,岂不就是家电产业升级的绊脚石吗?并且凭所谓性价比拿个什么家电市场第一也不是好事情!
=====
家电魂:深度解码家电行业热点事件,梳理家电厂商转型变革历程,互联网时代家电业最具深度自媒体。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